去年暑假回国,去了黄鹤楼。在里面很幸运,碰到了一位义务讲解员。是一位年轻的小姑娘,很博学,不仅给我们讲了黄鹤楼的历史,还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几首关于黄鹤楼的诗词和背景,分别是:唐诗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毛主席写的两首词:《菩萨蛮·黄鹤楼》和《水调歌头·游泳》。讲解之前,她低下头问娃会不会背关于黄鹤楼的诗,两个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蒙圈。还好,我妈和人解释,娃是从小在德国长大的,只是回国探亲,中文不好,才缓解了尴尬。
其实,姐姐3岁多的时候,我就和她读过《唐诗三百首》,还买了一套《古诗里的画》。在中文学校的时候,他们也学过几首唐诗。两年之前,我也尝试着让他们看《中国诗词大会》。还试过《婷婷唱古诗》。只是,这些进行得并不顺利。现在想来,是娃中文差,理解力有限,听不懂,觉得无趣,所以很排斥。
去年秋天开始,让娃密集的在喜马拉雅上听书,其中有一套名叫《吴有用唐朝上学记》,讲的是一个叫吴有用的小孩,是个智商140的学渣,偶然得到一本《唐诗三百首》,穿越回唐朝学古诗的故事。故事轻快搞笑,不仅能学习唐诗和唐朝诗人的奇闻逸事,还有不少介绍学习方法的小诀窍,我和娃都很喜欢。通过这个故事,小朋友对唐代,唐代的风土人情,唐诗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
两个月之前买了《天天练》,发现里面真是一个大宝藏,三分钟的视频讲诉一个知识点,内容有趣,调理清楚,重点突出。在大语文的课题里,开篇就是讲唐诗。第一篇视频讲了唐诗概况,把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接下来又分别介绍了每个时期的代表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视频就像一个小小的动画片,跟着视频一起学习,孩子们把唐朝诗人也混了个耳熟。
只是视频讲得太快,我和娃都记不住。而且唐代诗人太多了,听个一两遍根本记不住。我就把视频里的重点内容记录了下来,以便日后查找。
后来发现,光靠看个小视频,娃是记不住那么多的唐诗的。于是,我又在喜马拉雅上找到“卓越大语文”。里面有三个专辑是讲唐诗的,分别是:李白篇,唐朝的大V诗人和四季的秘密。这三个专辑,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唐诗,重在重复。
除此之外,我们利用饭后时间,开始看《中国诗词大会》。时隔2年,娃在对唐诗有了一些了解之后,现在看起来津津有味。从主持人董卿,几位点评嘉宾康震老师,王立群老师,蒙曼老师,郦波老师到参加比赛的选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喜好。他们还记得:啊,那个郦波老师,我们去年在上海书展上见到过,他有好多粉丝的!
现在看来,学习任何知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找到正确的切入点,不断的重复,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这样下来,娃学得轻松,效率也高!
发现最近有很多人还在看这篇文章。之前还写了一篇下,贴个链接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