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花生君要给大家推荐几套原版科幻类、奇幻类小说,这些书都属于中高章书,适合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阅读~
科幻体裁作品一直是一类极富吸引力的读物,它跨越时空,拓展了人类的思想空间,极具想像力与创造性。在更大的层面上,科幻在思考人类、宇宙等终极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青少年获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美国大名鼎鼎的科幻作家Isaac Asimov(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作者)就曾说过:
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在9岁或10岁,不能晚于11岁。
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看各类科幻小说还能学到很多学科的专业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和科普读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何乐而不为呢?
今天,花生君要带给大家几套非常受欢迎的英文科幻、奇幻类作品,五套新书:
下面,我们会给大家依次介绍今天的新书,感兴趣的话就一起看下面去吧...
一、The Giver《记忆传授人》
《记忆传授人》是纽伯瑞金奖两度得主、国际安徒生奖候选人美国作家洛伊丝·劳里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创作于1993年,出版后迅速引起美国书评界和教育界的关注,并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十。
之后在2000、2003和2012年,劳里延续了《记忆传授人》的背景和人物,陆续创作《历史刺绣人》《森林送信人》《儿子》三部小说,构成了“记忆传授人”四部曲。
这部作品前后获奖无数:
荣获1994年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
1993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图书奖银奖
1996年美国威廉·艾伦·怀特奖
200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评选的“玛格丽特·爱德华奖”
美国《纽约时报》畅销童书排行榜前十
美国图书馆协会“zui佳青少年书籍”“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童书”
美国《书单》杂志“编辑推荐图书奖”...
有读者说,自己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就读完了这四本书,这套书很推荐给需要培养“创造性”“独立性”思考的孩子——
我在不到一天半的时间里读完了这四本书,然后又回去重读了一遍。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含义,以及故事中呈现的道德和伦理困境,令我着迷……在这样一种媒介中,即使是zui天真的青少年也会理解和享受。推荐给那些想要给他们的孩子灌输一种创造性思考人生教训的方法的人@美亚读者
这本书是我给孙女买的,她非常喜欢这套书,很快就读完了这四卷令人惊叹的小说,都是关于培养青少年建设性的独立思考的。每一卷都创造了一些关于生活的伟大讨论,处理腐败的权威,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以及需要高质量的朋友。@美亚读者
《记忆传授人》是一部思想深刻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少年乔纳思成长和觉醒的过程,同时也对乌托邦制度和社会组织形式进行了反思。在本书出版的上世纪90年代,类似的题材在青少年小说中还是很罕见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洛伊丝·劳里称得上是“青少年反乌托邦小说鼻祖”。
作家露易丝·劳威
《记忆传授人》看似写实,细读之下方知进入了一个乌托邦世界,这是一部描写未来社区生活形态的科幻小说。
比如一岁的孩子将有自己的名字,八岁的孩子可以依据兴趣当义工,九岁的孩子可以领到自己的自行车,zui重要,也zui受关注的是,12岁的孩子,将获知将来被派任什么工作。
在这则科幻故事里,令人目眩的不是机械战警或奇形异状的外星人。而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态。
为了让农作物有zui佳产能,这里始终保持恒温。没有春夏秋冬,没有太阳、月亮、动物和风雨...
为了将危险减到zui低,不让大家有病痛,这里免费用药...
一般妇女不用生育,而由职业孕母代理...
为了避免增加社区成本和保持稳定,成长迟缓的婴儿、年纪过大的老人、第三次犯错的犯人,都将被解放,也就是安乐死。
这里崇尚一致性,因此不需要色彩,每个人也丧失了色彩辨识能力,每家每户,住同样的房子、用同样的家具、吃分配的食物,过着单调统一的生活。
书中主角乔纳思在12岁的庆典礼中,被指派担任记忆传承人的职务。这是一项备受尊崇的工作,只有zui聪明,zui有智能和勇气超强的人才可以中选。
在上级指导员,也就是现任记忆传承人的带领下,乔纳思一点一滴地领悟到:在过去的时代里,所有的东西都有颜色,生活中处处有选择,有冒险的快乐,也有温馨的情与爱,当然也有残酷的战争、病痛、伤害、饥饿的痛楚,以及使人心碎的生离死别。
而这些在他12岁生日以前,不曾经历过,甚至整个社区的人也无人知晓。所以他们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来承担过去的经历。以便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大家智慧的建议。
但是,乔纳斯慢慢体会到现有的社区缺乏真爱,逐步认清社区制度的不合理与严重缺失,人与人之间过度冷漠,缺乏对生命zui基本的怜惜,对个人差异的尊重,于是他zui后决定逃亡。
因为记忆传授人曾经说过:记忆传承人一旦离开,所有的记忆,就会重回社区成员的身上,让大家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并获得运用判断力做选择的快乐。
我们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是我们依然看得见颜色,看得见雪花,看得见太阳,听得见音乐。
一个人应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即使自己选择的人生可能会有痛苦、有缺憾,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书 目 信 息
书目:
Lois Lowry Son
Lois Lowry Messenger
Lois Lowry Gathering Blue
Lois Lowry The Giver
随书还会附赠一张地图——
内页样本
二、《银河帝国基地七部曲》
这套书的作者,美国zui顶尖的科幻作家之一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他引领了20世纪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与阿瑟·克拉克、罗伯特·海因莱因被称为科幻小说三巨头。
阿西莫夫一生写了500多部著作,获得雨果奖7次,星云奖2次,并获得星云奖终身成就大师奖。其中zui著名的《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
著作逾身的阿西莫夫无所不写,但不论他自己或全世界的忠实读者,衷心挚爱的仍是他的科幻小说,尤其是他经营了半个世纪的科幻史诗“基地”。
长达七巨册的“基地”系列包括四五十年代的“基地三部曲”,以及阿西莫夫晚年撰写的两本前传与两本续集。
“基地”系列的灵感zui初来自《罗马帝国衰亡史》,因此在故事架构中,气数已尽的银河帝国占有很重的分量。这一类的时空背景,如今早已成为科幻小说的重要原型。
美亚上的读者评价道:
“地基”系列可能是阿西莫夫zui好的作品!
每一本书都建立在前一本书的基础上,为整个宇宙增添了一种全新的活力,同时仍能让读者独自享受。
故事讲述了,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一个微妙的转折发生在银河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哈里谢顿,这个刚满32岁的年轻数学家,开创了“心理史学”,这门学科能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预言”从此成为一门可以信任的科学,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谢顿的第一个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
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zui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
关于这套书的特点,花生君读到有位学者分析的很好:
1、展现无余伦比的想象力
书zui震撼我的地方就在于阿西莫夫超越时代的局限,创造出了属于他的科幻帝国。阿西莫夫生活在美国和苏联科技全盛发展的时代,人类对科技发展充满信心。
1941年时,阿西莫夫只是海军航空站的普通职工,所以他的作品并没有超出人类认知的科幻构想,但阿西莫夫却巧妙地将幻想的翅膀安插在了人类与机器人的心灵思想层面。“心理史学”可以称为阿西莫夫科幻帝国中zui闪耀的明星了。
2、诉说丰富生动的人生哲理
《银河帝国》可以算是公认的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软硬由侧重点来划分,硬科幻是指内容偏向于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科幻,其侧重点在于科技想象和科学奇观,而软科幻是指内容偏向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科幻,其侧重点在于描述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各种纯粹的社会性想象。
他预测到了科技的进步必将导致隐私的减少。虽说任何文明的进步,必是以使人民更幸福为前提的,但问题也会如影随形。文明进步一定是对隐私的剥削吗?阿西莫夫在70年前就已经给我们警示了。
3、自然朴实的文笔
《银河帝国:基地七部曲》一口气读完都没有问题,不光是由于其情节的连贯性,还与其文风的稳定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文风真可称得上朴实二字了。描绘景物时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近乎白描,且巧妙运用比喻手法,将景物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却仍能让人体会到景物的美感。
这次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是英文原版,很推荐给有一定英语阅读能力的花友们,读原版更加感受到作者原汁原味的语句。
书 目 信 息
目录:
1. Foundation 基地
2. Foundation And Empire 基地与帝国
3. Second Foundation 第二基地
4. Prelude To Foundation 基地前奏
5. Forward The Foundation 迈向基地
6. Foundation's Edge 基地边缘
7. Foundation And Earth 基地与地球
内页样本
三、《太空漫游四部曲》
我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学在此达到了一个高峰,之后再也没有人能超过,即使是克拉克本人。@刘慈欣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2001:太空漫游》都开启了人们探索未来和太空的心智。@尼尔·盖曼
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他从未长大,但他从未停止成长。”
这套《太空漫游四部曲》是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阿瑟·克拉克zui重要的代表作,是世界科幻文学巅峰之作,全球畅销45年。
亚瑟·克拉克,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 具有深厚的数学和物理专业背景, 获得雨果奖3次、星云奖3次,1986年被美国科幻作家协会授予终生成就奖,伟大的太空预言家。
这套书不但是全球科幻迷心中的圣经,更成为流行文化的经典。
虽然每一部的故事情节都与上一部有一定关联,但实际上并不是之前的续篇,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以zui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生发出全新的预见,讲述出更加复杂而新鲜的故事。
克拉克本人对这四部曲的期望,是“让每本书自成体系,并且根据目前的知识,做到尽可能的准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亚瑟·克拉克的脑洞有多大 ?
提及《2001太空漫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库布里克的电影,毕竟导演的构思实在太超前、太令人惊艳了。
电影《2001太空漫游》
不过也正因为库布里克完全跳跃式的叙事,加上影片极为缓慢、沉闷的节奏,让普通观众看完后产生许多问号:
是电脑故障了?怎么有一段长达3分钟的纯黑屏。误入动物世界?前17分钟一直看一群猩猩在“直播”。影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时,我们就不得不翻阅和电影剧情基本一致、但更好消化的克拉克的原作小说,来寻找答案了。
《2001太空漫游》里,看似描写了三个不相干的故事,但其实都被同一个神秘物体串联起来:
当一群人猿在三百万年前的非洲土地上,饱受饥饿、疾病和猛兽的威胁,一块带着的神秘力量黑石板忽然出现,悄悄改变了他们的智力。
人猿突然领悟:骨头可以当作武器啊!从这一刻起,他们演变成了智人,人类文明的曙光就初现了。
电影《2001太空漫游》
第二个故事则设定在2001年。人类不仅登上了月球,还在月球的地底深处,又发现了一块神秘的巨型黑石板。
当科学家们赶到现场时,黑石板突然向土星射出一束强烈的电磁信号。
为解开神秘物质的谜团,人类派出了飞船远征土星,第三个故事由此展开。而书名《2001太空漫游》,指的正是这段前往土星的旅程。
作为小说的故事主轴,真正的大戏即将发生……
克拉克的小说之所以被刘慈欣等内行推崇,让NASA专家们都不停追番,正是因为他对宇宙和太空的描述,实在太精确而细致了,一个不具备科学素养的作者是做不到这些的。
比如,在土星还只能拍到模糊的小亮环的60年代,他却把土星的一次日落描写得如此动人:
太阳正在多条光环中缓缓落下,这时的光环,就像是横跨天际的一条细长银桥;虽然光环很稀薄,只能使阳光微微有点减弱,但光环中成千上万颗晶体却把阳光折射成使人眼花缭乱的璀璨烟火……
同时,克拉克对宇宙飞船中各种体验的细节描写也乐此不疲。比如,他写在太空飞船上如厕是怎样一种体验:
首先是将自己在坐便器上固定好,然后按下一个启动按钮,整个厕所便会旋转起来,产生四分之一个地球重力的微重立场,这时候人就可以正常大小便了。
如果是物理知识不扎实的科幻作家,一定不会去描写这些细节,但克拉克却乐在其中。
而我们读科幻的一大乐趣,也在于跟着作者的思维去幻想未来的事物。好的科幻,的确能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书 目 信 息
目录:
1. 2010 Odyssey Two
2. 3001 The Final Odyssey
3. 2061 Odyssey Three
4. 2001 A Space Odyssey
内页样本
四、《阿特米斯奇幻历险系列》
下面,给大家介绍两套奇幻类的小说,第一套是爱尔兰作家欧因•科弗创作的一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超级畅销小说《阿特米斯奇幻历险系列》。
从2001至2012年,《阿特米斯》系列陆续推出了八部,被翻译成44种语言文字,全球销量2100多万册。
2001年,首部作品《精灵的赎金》一经出版,就引得好评如潮,此后便与同类题材的《哈利•波特》展开了历时六年的激烈PK,在欧美各大图书排行榜上屡次超过《哈利•波特》系列,荣获二十余项欧美图书大奖。
美亚上的读者评论道:
对于任何喜欢幻想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本很棒的科幻小说入门书,肯定会吸引9-12岁年龄段的男孩女孩。
这套书还被迪士尼翻拍成了电影,可以结合书和电影一起来看会更有趣。
小说故事始于一场惊险离奇的精灵绑架事件。12岁的阿特米斯在父亲失踪后,为了复兴法尔商业帝国,开拓更多财源,企图找出传说中的精灵,进而索取精灵的黄金。
皇天不负苦心人,阿特米斯终于用巧计取得一本精灵之书,破解了精灵文字,精心策划了绑架事件。可不巧的是,他绑架的精灵竟是精灵族警察大队的一名女性队长,精灵族不得不出动大队人马与先进武器,企图救回族员,避免精灵族数千年以来的秘密为人类知悉,危及自己的存续。
人小鬼大的阿特米斯在忠心保镖巴特勒的协助下,与精灵族斗智斗法,巧取获胜。
然而,阿特米斯自此与精灵族结下梁子,成了精灵族的头号敌人,但是他的机巧与天才,却又在之后的故事发展中,化解了精灵族的各种危难。
此后的多次历险,使阿特米斯逐渐转型,原本按奈在心底的正义与善良慢慢浮现,和精灵女队长荷莉成为患难之交。
书 目 信 息
目录:
1. Artemis Fowl and the Atlantis Complex
2. Artemis Fowl and The Arctic Incident
3. Artemis Fowl and the Lost Colony
4. Artemis Fowl and the Time Paradox
5. Artemis Fowl and the Eternity Code
6. Artemis Fowl and the Last Guardian
7. Artemis Fowl and the Opal Deception
8. Artemis Fowl
内页样本
五、《黑暗物质三部曲》
不知不觉到了zui后一套书,来自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的奇幻小说原著《黑暗物质三部曲》,自1995年出版以来,这套书已在全球卖出近2000万册,被翻译成了40多种语言。
菲利普·普尔曼(Philip Pullman,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教威斯敏斯特大学。
《黑质三部曲》出版后,畅销不坠,风靡欧美,皆认为其深度与文学性足堪名列文学史。普尔曼也因此被认为是“继《魔戒》作者J·R·R·托尔金之后zui优秀的盎格鲁-撒克逊奇幻小说家”。
《黑暗物质》系列与《魔戒》《纳尼亚传奇》并列的西方奇幻至高经典,是2019年BBC奇幻大剧《黑暗物质三部曲》、奥斯卡zui佳视觉效果奖获奖影片《黄金罗盘》原著小说。
His Dark Materials Trilogy《黑暗物质三部曲》是一套在精神层面上极为丰富的具有史诗般气质的幻想文学作品,与流行的魔幻小说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仅热中于讲述惊险,同时还显示出一种坚定的反权威立场,描述了人对终极精神的需求。
正是这种精神气质使它超越了儿童文学的范畴,西方评论界认为其深度与文学性足堪名列文学史。
The Golden Compass《黄金罗盘》连同The Subtle Knife《魔法神刀》、The Amber Spyglass《琥珀望远镜》组成的“黑暗物质三部曲”,通过一个宇宙神话故事,颠覆了西方世界传统认知的亚当夏娃创世传说:从牛津大学到极地冰原,从现实世界到平行空间,一对背负救世预言的少年面对重重危机与种种诱惑展开惊天大冒险。
分 册 介 绍
《黄金罗盘》为“黑暗物质三部曲”首部曲,全书的创作灵感来自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经典诗作《失乐园》。
莱拉自幼父母双亡,在牛津的约旦学院中由诸位学者抚养教育,但她没有成为淑女,反而个性野蛮,说谎是家常便饭,常常逃课到学院的屋顶或地窖探险,或者率领牛津街坊的玩伴与外来的吉普赛孩子打泥巴仗,俨然是个孩子王。
这般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她偷偷潜入院长贵宾室后宣告终止——躲在衣橱里的她,目睹了一桩谋杀和一项骇人的禁忌知识……
第二部《魔法神刀》讲述宇宙由无数平行的世界组成,借助魔法神刀的切割,人可穿行其间。
生活在另一个牛津的少年威尔,离家寻找失踪多年的父亲,殊不知父子俩的命运早已与一场关系宇宙存亡的巨大阴谋密不可分了。在一只猫的指引下,他跨过一个神奇的窗口,来到一个横行着吞噬成人精灵的魔界,遇到了在朝自己使命行进的莱拉,并偶然得到了那把可以切割宇宙,从而在不同世界穿梭的魔法神刀。
与此同时,威尔这个世界的牛津大学物理学女博士马隆,为了奇特的黑暗物质问题,也跨过了一个窗口……
第三部《琥珀望远镜》讲述借助神刀,莱拉和威尔穿梭于各个险象环生的黑暗世界,与魔怪、教会,甚至上帝的摄政王进行着殊死战斗。
威尔、莱拉和马隆,也就是预言中的亚当、夏娃和蛇终于会合了,阻止了尘埃的流失。但是,天堂共和国无法永久地存在,因为人和精灵只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才能生存,他们可以通过窗口穿越,但不能长久。
同时这些窗口又会导致尘埃流失,生出吞噬精灵的妖怪。所有窗口必须关闭,只能留下一个。等待两个回归各自世界的少年的,是那不可抗拒的命运和犹如生死之隔的永别……
书 目 信 息
目录:
1. The Golden Compass
2. The Subtle Knife
3. The Amber Spyg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