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谢花编邀请,今天来分享一下普通妈妈的英语启蒙之路。第一个娃,第一次启蒙外语,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原版阅读,原汁原味的吸收营养是最高效的。中文原创的低幼绘本资源太少,全字书读起来太枯燥。于是除了名著和古诗,我们选择了英文的原版阅读。可是原版路线对于我们普通妈妈来说并不容易,首先要让孩子过语言关,在中文的大环境里想让小朋友不排斥英文原版首先得下个1-2年的功夫,磨耳朵,积累词汇量,家长和孩子都得坚持。作为经常加班的上班族麻麻一枚,周末最多休息一天,我算过帐,周末送机构即使学4课时也不如在家每天1小时积累学时快,省下的不仅仅是金钱,还能省下自己的等待时间,和难得的睡个懒觉。但是自己引导有利有弊,弊就在与非专业外语教育,难免要走些弯路。以下就是我们一步步踩过的坑,供大家借鉴,免得再入。
老母亲英语六级水平,没考过托福雅思,欧洲留学五年,听说读写尚可。有耐心有信心,2岁半开始陪娃英语亲子共读。科研党的启蒙思路简单粗暴,科普读DK百科,英语就从一本情景式德英词典开始😂。小朋友喜欢车和吃的,于是也玩着学会了许多相关词汇。我说句子他来指认,偶尔他蹦一些单词出来。当时感觉还不错,可是半年过去了词汇量还是那些,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几乎就没有积累了😓。当时引入的牛津树1阶,几乎就是看图说话,与英文无关😪没关系,首先喜欢就好。
3岁后开始上幼儿园,和同学家长交流后听说儿歌启蒙不错。于是我们也试听了唱儿歌学英语的课程。一周一个儿歌,小朋友真的能唱整段儿歌啦,有点惊喜,但是儿歌毕竟靠韵律,句子也不完整。加上线上课对眼睛不好,就放弃了。期间老母亲对比了“专业”教法与自己的原生态启蒙之间的差别:专业的会有教材,哪怕只是一首儿歌,有图会更直观,反复一周有助于记忆。而我的浸润式磨耳朵没有图孩子不容易理解,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后来才知道有个记忆曲线,适度的重复是有必要的。于是我们也选了一个AI课,想看的时候看一看,跟着教材走,内容更系统,老母亲继续说说说,此时小朋友是完全没有输出的,我说英文他答中文😂,但是我知道听懂了,也OK吧。就这样用了一年的时间,继续读着情景字典和牛津树,加上送的教材(其实是引进版的RAZ)。
下面让我来吐槽一下娃和点读笔之间的不和谐吧😂。点读笔被誉为儿童英语启蒙的神器,老母亲做功课后选择了毛毛虫🐛,外观可爱,能点他最爱的牛津树,鹅妈妈,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拿着点读笔自己看书,我好羡慕啊。然而点读笔对我家小朋友并不适合,因为他爱抬杠啊。点着蔬菜篮子说vegetables, 他还指望能把里面的菜一个个分开点读出来。类似的细节拓展让他失望了很多次,哭着来找我说小毛毛虫也有很多不知道😓。后来的读书牛依然没能满足这种抬杠较劲的娃,我们也一直没能找到亲子共读的替代方式。老母亲随时随地点读,无限拓展,真人互动,不会还可以查,说来确实是方便😂。牛津树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是3岁以来的最爱,我们读1-2读了无数遍,可是小朋友不喜欢跟读,老母亲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跟读RAZ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啊。进一步反思是不是启蒙方式选错了?牛津树句式多变,过去式对初学的低龄小朋友真的是不够友好。那我也换RAZ吧,正好AI课送了一些,可是小朋友不喜欢啊,一个词一幅画的闪卡风格不适合他,说是太无聊了。AI课上完前两阶段开始进入句型,虽然句子不长,但是小朋友记不住又不认字,经常读不了3颗星,于是不想继续了。。。我们就果断停了AI课的进度。先平行刷分级。
转眼间4岁了,因为小朋友不喜欢跟读,我也不喜欢做测试,浸润嘛能懂就行,我们的进度比较慢。1-2级的牛津树已经刷了一年多了😓。RAZaa到B孩子不喜欢,有的他自己能说对,有的我读他也没兴趣听,真的不是孩子喜欢的方式。于是这个阶段我买了好多原版读物来试错,high five,how does dinosaur, 学乐小读者,培生幼儿级别,国家地理,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苏斯博士系列。。。小朋友能够接受国家地理的pre级,学乐小读者可以听懂A-C,恐龙的也很喜欢,可是我真的不会读那些恐龙的名字😭,喜欢苏斯博士的押韵文。于是转了一圈我们还是回到了牛津树的主线上,因为最喜欢。从牛3开始慢慢刷,新词汇我会翻译一下,英英译,再不懂就中文译。加上各种拓展,一天一本都要读半小时。听说别人刷RAZ都是每天5-10本的量,唉,我们真的是兴趣至上过于佛系了。突然有一天小朋友告诉我不要再翻译了,突然有一天他主动要求给姥姥译成中文讲牛津树,就这样每天一本新书的情况下小朋友能“同声传译”老母亲终于放心的加快进阶速度了,大概用了半年,我们从牛3刷到了牛6。然后又是新的瓶颈期,牛6出现了从句,而且故事情节加入了文化背景。老母亲需要提前做功课才能讲明白了,小朋友听力先行,读和说落后太多怎么办?朋友劝我加外教课了,可是都不怎么输出靠外教课磨未免太低效了。我能想见如果他用中文回答外教的问题改有多尴尬😓。4.5岁,原版阅读是日常习惯了,可是输出还很少,几乎只是蹦单词。此时认识了输出神器海尼曼。很有四五快读的感觉,认几个字就能读书啦。小朋友很快就能自己读A-B级的小册子了,信心大增。可是海尼曼的C有些词不认识了,挫败感来了。看来视觉词汇量提升是当务之急,我无奈之下又想到了RAZ,20多个级别,每集90多本,这体量无可取代。从C级开始试试吧,没想到小朋友又接受RAZ了,而且越往上刷情节越丰富,小朋友就更喜欢了。就这样,牛津树拉高听力,RAZ补充词汇量,海尼曼检测输出, 按这个搭配佛系的刷,目前5岁,这半年说和读的能力进步神速,肉眼可见。可以自己读海尼曼D之后,也开始敢于自己读牛津树1-3了。没有跟读的过程,没上过课外班,没有死记硬背的过程,老母亲也算把娃领上道了😄
5岁开始小朋友有了明显的进步,很神奇,没有学过自拼的前提下,突然就认识单词了。不需要反复读看过的书,而是同级别的可以随意读,新书一样读。老母亲一下有了买书的动力,赶紧囤齐了全部牛津树,海尼曼,RAZ,培生,国家地理,科一科二。后面就是我给他读高级别,他给我读低级别的过程了,直到现在。五岁这一年是读书量增加最明显的阶段,除了分级,小朋友也读了苏斯博士系列,Fly Guy, Pete the cat, Frog and Toad,and Journey to the west. 其中强推frog and toad我们一边读,一边笑,很暖心的友情。Journey to the west就是小狐狸系列的西游记,有趣的是英文版和中文版的观点有所不同。小朋友在中文版烂熟于心的基础上读了英文版,不需要太多解释,直接拉高了听力和词汇量。
6岁左右加入了外教口语课,也是小朋友的唯一一门真人互动线上课,除了试听课前7分钟有点害羞,后面聊得都挺高兴,硬是上成了freetalk的感觉。可以从老师那里用英文学习新知识,也可以把自己看的中文科普变着法的讲给老师听。。。与此同时对读书的内容也越来越挑剔了,图书馆系列不喜欢,树屋完全无感,NATE也没多大兴趣。。。老母亲不敢随便买书了,办了个图书馆的卡,初筛一下书的内容。
目前6岁半,喜欢owl diary, Magic School Bus, 刚刚读完特别喜欢的dragon master。国家地理,科一科二和牛津探索正在进行,还在寻找下一套着迷的书。虽然家里没有书柜墙,但是阅读区随处可见,简便实用。出于安全考虑,低级别、不常用又舍不得不要的书都收入了床下的储物格。
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在上小学前的这个暑假,小朋友总算入了初章。在英文启蒙的路上,老母亲实现了第一个里程碑,还是满有成就感的。尽管课内英语已经弱化了,我们依然保持着英文阅读的习惯。多明白一门语言,能读懂好多有趣的书,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