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看目录,了解这一章甚至整本教材大致要学习的内容。
2、 再看自己预习的本小节标题,通读这一节内容;看懂例题并回答例题中的提问和课后习题。
3、 预习完毕后,问自己几个问题:(1)本小节内容及知识点是什么?(2)本小节的公式、定理、概念是什么?(3)公式能否推导,概念的来源是什么?
4、 预习时,在自己还没有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不需要到处划重点,那样就没有重点。
5、 上课时,根据老师讲课时反复强调的内容再划重点。
6、 公式、概念、结论、定理这些内容,在预习时划重点。
7、 做配套练习题之前,可以用几分钟复习一下预习的内容。比如:定理和公式;例题解法;公式的推导;知识点的理解等。
8、 数学科目上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反应不快的同学,一定要预习。
9、 但是,即便是学霸,要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预习是必修课。优秀的孩子绝大部分从小都养成了预习的学习习惯。
10、预习的作用就像梯子,学习相对不好的同学爬梯子也可以拿到知识点。学习优秀的同学爬梯子可以走的更高。
11、好的预习习惯,科学的预习方法,带着问题去听课,复习,写作业,再复习,学习成绩不可能不好。
12、不预习,听课后没有问题,对于知识点不能问自己为什么?听不明白听不透彻,没有复习的习惯,学习成绩好不了。
13、优秀的同学,老师一讲就懂,做题都会,考试轻松,都以为他很聪明。事实是:大家智商半斤八两,优秀的同学“一讲就懂”,因为他“快懂了”。
14、预习就是让你快懂了,就差老师上课指点。
更多交流,元爸VX:yuanbashuyuan和公众号:元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