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提问”是一种兴趣和性格,更多时候偏向本能。因为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一般娃两三岁的时候变现得非常爱提问,我家娃也是,2岁的时候爱问“……是什么”,三岁多爱问“为什么……”反复问,好多遍,无数遍……现在的状态认知稍微拔高了一些,继续问着“为什么…”然后得到回答后接着会有一连串的“为什么”等着,再不就是精力旺盛自问自答,整个一碎碎念本念~
最近陪读,发现她问的问题都是非常有切入点的,比如前天读《100层的房子》她问“为什么(只有)青蛙家没有书房?”也就是说,她有留意到大部分都动物家都有一层是书房或者阅读角,或者做实验写字的地方,但是只有青蛙家没有,后面她自己回答说:“虽然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但是他们还是离不开水,那么书岂不是也要泡在水里,那全都要烂掉了……”
还比如,今天读《怪杰佐罗力之妖怪大作战》,开篇是非常炎热的场景,读到这里时,她说:“这该不是有个妖怪对太阳施了魔法,所以才这么炎热的吧”,然后她自己编了一个佐罗力和妖怪大战三百回合,最后终于救回太阳让一切恢复正常的故事~也就是说,她在看完封面、标题和前情提要后,在脑海里已经有了对故事的预测,这也算是在思考了吧~
非常庆幸在边摸索边育儿的无知妈妈倒腾下,娃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没有被扼杀,至少是没有被全部扼杀!回头反思,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我也是带着好奇心在对娃进行各种探索,会关注她情绪的变化,在因为她各种为什么抓狂的同时,提醒自己冷静,和善而坚定!所以 最好的教会孩子提问的方法是自己对一切充满好奇,比如经常问孩子为什么你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呢?为什么刚刚读书的时候笑成那样?为什么你会先吃水果后喝奶?为什么你喜欢毛绒玩具不爱汽车?
从孩子回答你问题的状态就可以看出当初娃问你时,你的态度,因为娃身上都是监护人的影子,如果娃敷衍你,那肯定你当时也是那么敷衍她的, 孩子出现不停地问“为什么”,其实是在给我们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她们的左已经构建起来了(右脑主情绪,左脑主行为),引导孩子阅读提问就从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是什么”“为什么”开始…
方法如下:
1、尽量细节化回答孩子“是什么”的问题;比如“这是汽车,白色的汽车,它有四个轮子,里面有五个座位,可以坐五个人呢,它是用来代步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除了汽车还有……”
2、以问题回答问题,多听少说,多关注多互动;
“妈妈,为什么我走,月亮也跟着我走”
“是呀,这是为什么呢,你不说我都没发现呢”
“一定是她觉得我可爱,想和我做朋友吧”
“原来是这样啊,我怎么没想到,你是怎么想到?”
……
3、多肯定,少评论;
好奇心阶段的宝宝子对问题的案可能天马行空、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甚至脑洞大开,完全不合逻辑,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孩子需要的是回应和鼓励,不必去纠正孩子,更无需讲道理。只要让孩子知道我们愿意听她讲话,喜欢她的提问和表达,因为孩子能够主动思考和主动表达自己,这样的能力比对错更重要。只有呵护好了孩子发问的行为 ,孩子爱思考的种子才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