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边80后。孩子,10后。30年的差距,注定我们走了两条不同的英语学习之路。
👉路线
我,走应试功利型路线,读写能力尚可,听说能力弱。
孩子,走的是趣味夹杂着些许应试味道的路线,目前听说读能力均衡,写的能力还在起步中。
👉开启时间及历程
我,从初一更准确地说是从小学毕业后的一个暑假夏令营开启了英语学习之路。接下来,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研究生两年半,毕业后进入外企工作10多年,读写尚可,听说欠佳。鸡娃的过程中,刷百词斩,跟着娃看原版动画、绘本和分级读物,斩获一批新词汇,听说能力也有了一定提高。
孩子,1岁多时听过小布叮的英文儿歌,算是最早的磨耳朵。可惜老母亲后知后觉,一直到孩子上大班快6岁时才正式英语启蒙。接下来,ESL英语线下班半年,Pre-K半年。快7岁时因搬家,停了线下课,改上vipkid网课,外加老母亲给自鸡自然拼读和Sight Words。8岁半时继续vipkid的同时重启线下课,KB3学习了半年,目前学习KB4中。
👉目前水平
我,曾经四级优秀,六级合格,词汇量8000+左右。在外企工作多年,读写的老本算是未丢,但听说机会不多,仍是短板。
孩子,参考目前正在读的RAZ-L级别,听读能力在AR2.5-3.5左右,vipkid Level5级别,可与外教老师就某一话题进行free talk,写的能力偏弱,词汇量4000~5000左右。
👉学习方式
我,上学时主要就是学习和朗读英语课本,听磁带。父母没学过英语,完全无法辅导,全凭学校老师上课教,然后自己消化吸收。当时我楼上的邻居是位英语老师,给过我一些书和磁带,有些问题偶尔我也会过去请教。初中时曾经参加过英语竞赛,英语老师会额外给点鸡饲料。我自己也算是勤奋好学型,不懂就问,充分利用了当时老师这仅有的重要资源。中学时听说练习得少,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和来自大城市的同学有明显的差距,于是每天睡前抓紧听英文广播,也参加了学校的英语角,但始终还是进步不明显。现在想想还是当时练习的力度不够大😂😂
孩子,之前写过一篇想法总结过他英语学习的几个阶段,详见《我们英语学习的几个阶段》,这里只提重要的几个点。首先孩子从听英文儿歌起步(老母亲后来才得知小布叮里的英文歌其实就是Wee Sing系列里的),正式启蒙之后听Wee Sing,鹅妈妈童谣,每周固定几首,反复听直到会唱或者哼哼。
再就是看原版动画,孩子从排斥到喜欢,老母亲也着实费了番苦心。这些年来我们看过的原版动画片详见另一篇日志《观看过的英文动画片大盘点》。
原版亲子阅读也在正式启蒙之后如火如荼地开启了。老母亲三年多来从绘本馆总共借阅了400多本原版绘本,有I can read/step into reading/usborne图书馆系列/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等分级读物,还有廖彩杏、吴敏兰和汪培珽书单里的绘本,也有一些为了迎合孩子对鲨鱼、鳄鱼和消防员等独特口味的绘本。最幸运地是2017年9月找到了小花生这个平台,在这里记录了我们三年多来的亲子阅读时光。而且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学习到了很多,发掘了不少有趣的英文绘本,详见日志《这两年读过的有趣英文绘本》。
通过亲子阅读也打开了孩子自己进行分级阅读的大门,从海尼曼GK起步,到牛津树1-9,再到现在RAZ,虽然走得不快甚至有点慢,但老母亲仍然为普娃有这样的进步而高兴。
目前还有每周一次线下英语班和每周两次的vipkid网课,希望分别从语法和听说能力两个方面继续巩固。
从传统的面授课和书本学习到现代的音频、视频和网课学习,还有老母亲的助攻和辅导,孩子现在拥有的资源实在太丰富了,单单有些缺乏的倒是老母亲当年的那股动力。
如果说我当年的英语学习是骑着一辆条件有点简陋的自行车,孩子现在就是开着一辆需要老母亲时不时在后面推着才能打着火的小汽车。希望有那么一天孩子能自己手握车钥匙打着火,踩上油门,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