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浅阅读,将阅读力化为写作力,你需要这样一把神奇钥匙!
原创
,
图片36
2019-2-12 11:57
微信公众号“小麦亲子英语”,关注美式教育、英语学习、亲子阅读、心灵成长,尽享走心干货! ![]() 深层次的阅读,需“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如今,家庭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孩子的阅读量早已不成问题,一年动辄阅读几百万字。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由“如何让娃爱上阅读”变成了“如何让娃有效阅读”。 孩子进入自主阅读阶段以后,我们所期待的小美好,是可以Read to Learn(通过阅读来学习)。然而, 老母亲们会发现,自己又开始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
出现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孩子还没有成为一个“主动阅读者”。一个阅读力强的人,会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停下来思考、反复阅读,产生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带着问题和目的去阅读,获取知识,培养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 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但讲真,对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并不容易,除了因为追求情节、不愿被打断,还因为他们还很难自己理清思路、抓住重点。硬生生的让娃做笔记,恐怕会让他们觉得无趣加无助。 为了让孩子阅读时放慢速度来思考,老母亲我也是绞尽脑汁,直到发现了很多美国老师都在用的——Reading Response! 一、Reading Response是什么 有人将它翻译为读后感、读书笔记,我自己比较喜欢直称为“阅读反馈”。 Reading Response并不是我们印象中那种纯文字、写起来毫无头绪的读后感,而是可以理解为一个“阅读任务包”。它有现成的模板和框架,只需按要求完成即可。而任务多以复述、角色分析、提问、视觉化等形式引发孩子的思考和写作输出。 ![]() 模板设计的形式灵活多样,形状可爱,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喜欢完成。阅读的时候放在手边,随时在上面写写画画,记录自己的想法。 ![]() 二.为什么要做Reading Response 1.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理解 阅读力的培养,离不开精读。 在美国小学,阅读教学都围绕阅读策略和技巧展开。老师在每天的Guided Reading(指导性阅读)环节中提出各种开放性问题,通过口头讨论和书面报告的形式,培养孩子的精读习惯和能力。 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客观的讲,由父母来指导孩子精读,有很大难度,尤其是章节书阅读以后。 首先,它对家长的英语水平要求很高,过了四六级的老母亲未见得能流畅阅读哈利波特; 其次,家长自己也缺乏真正的精读体验。我们从小经历的英语课上所谓课文“精读”,多是老师对文本的逐字翻译而已,死抠生词语法,对文章整体架构、用词精准、作者目的等分析鲜有涉及。 ![]() 把精读交给有经验的外教,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课程的次数、时长毕竟有限,一年到头,通过课程精读下来的书,也不过寥寥几本。当然,如果能把这几本书吃透、聊透,收获也会不小。 我想说的是,在孩子的日常泛读过程中,有没有办法在不对家长要求过高的前提下,把泛读做的精一点,帮孩子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成为一个thinking reader呢? 一个简单而实操性很强的办法,就是Reading Response练习! Reading Response中的大部分问题,是基于对内容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在泛读中使用Reading Response,可以加深孩子对书的理解程度。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送主人公一份礼物,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回答这类问题,需要对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 再比如:“举例说明书中2个最重要的地点,并说明它们为什么重要?”它们不能直接在文本中找到答案,需要读者理解、分析和加工。 孩子经常做这样的练习,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阅读中深度思考的好习惯: 阅读后通过书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阅读中思考、反复阅读; 从封页开始,预测情节发展,带着问题去阅读; ![]() 2.积累词汇 有研究表明,一个生词在文本中遇到5-7次就能被掌握。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阅读是自然习得词汇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高频词在阅读中多次出现,通过上下文语境可以猜测出该词的意思并在重复中获得记忆,这是无意识习得的结果。 但是——有的单词是难以通过“猜”来获得具体意义的,或者在该书中的曝光量并不够,比如科普读物中的专业词汇。这时候如果孩子还是一味追求阅读的流畅性,不愿意停下来去查词典或是去看书末的glossary,那么这些词就很可能“蒙混过关”了,下次见到依旧不认识。 有的Reading Response中加入了生词练习,要求孩子列出几个书中不认识的单词,并通过查词典等方式标注其释义或文中出处。 这种方式 “强迫”孩子,不得不留心阅读中的生词障碍,并把它记录在案。当然,这个记录过程可以在阅读中,也可以在阅读后。如果是不愿意被中途打断的孩子,可以做个标记,读完后再回去记录。 ![]() 3. 提高写作能力 能把“阅读力”真正转化为“写作力”的人,往往都拥有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 “从作者的视角看待问题”,比如:
只有真正见识过写作之美、领会了美的来由,才能创造美。如果能保持这样的阅读习惯,孩子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必将大大提升。 美国中学开始,写作练习中有一类体裁就是Response to Literature(文学作品评论),从小学开始接受阶梯式训练的孩子,可以很轻松地步入轨道。 Reading Response中的一些练习,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比如为这本书写一部续作、为作品改写一个结局等等。 ![]() Reading Response还常常让孩子记录书中的favorite part,表达自己的切身体验和感受,实际上可以帮助孩子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 4. 培养逻辑思维,增强记忆 这点在信息类文本(Informative Text)阅读中尤其明显。 比如一些科普读物。如果孩子只是停留于表面阅读,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加工梳理,那么停留在脑中的多是碎片化信息。 Reading Response 有专门针对nonfiction阅读的模板。比如,根据321原则协助孩子抓取关键信息。孩子在读完书后,可以到原文中选择合适的文本或者用自己的语言完成记录,通过”阅读-思考-回原文确认-书写整理“的路线,加强理解和记忆,把书中的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 (该模板在文末下载的资源包中的L1文件夹内) 三、10套值得珍藏的RR模板 今天小麦给大家带来了20套Reading Response手册模板,包括低级别L1和中高级别L2各10套(文末有资源下载方式)。 这里介绍下L2级别的10套,其中fiction和nonfiction各5套,特别适合假期里孩子阅读时使用。而且这些小册子制作的过程类似于一个小手工,可以和娃一起动手做起来! ![]() 小麦亲手制作的哦! 01 My Book of Lists for Fiction 1段书评,说明为什么你会或不会向别人推荐这本书。 2点疑问; 3个图表说明; 4个事实信息; 5个生词,并写下释义; ![]() 02. My Book of Lists for Nonfiction 1段书评,说明为什么你会或不会向别人推荐这本书。 2个重要的地点,并说明它们为什么重要; 3个场景描述; 4个角色描述; 5个生词及释义; 以下是我家Demi读过《Who was Harry Houdini》后做的。 ![]() ![]() ![]() ![]() 03 Imagine That(Fiction) 这套模板的问题相对比较开放,需孩子去想象和分析。例如: 假设你需要为这本书写续集(Sequel),你会如何写? 如果你有机会给书中的主人公一份礼物,你会送ta什么,为什么?(角色分析) 假设作者请你为该书写一个新结局,你会如何结束这个故事?(对整个故事脉络和走向的理解及预测) 假设可以到书里环境(包括时间和地点)中,你会度过怎样的一天?(考察孩子对故事发生环境的理解) ![]() 04 My Advice Column(Fiction) 模拟报刊杂志的读者来信栏目,专栏作家回复读者的提问。 1. 书中人物来信,说明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寻求帮助。 ![]() 2. 孩子回信给该人物,给出自己的对解决问题的建议。 ![]() 这套比较适合阅读到故事发展中间时用,此时孩子还不知道书中人物的问题后来得到了如何的解决。如果孩子已经读完了书,可以让他们想一想除了书中的解决办法,还有没有其他的途径。 05 How I See It (Fiction) 了解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 如果叙述者换成书中的其他角色,这本书也许就会发生改变。 ![]() 做练习之前,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这个叙述者会产生如此视角,比如Ta的个人经历、性格特点等等。 ![]() 06 Reporter's Notebook(Fiction) 以记者的身份做笔记,引导孩子关注Who,What,Where,When,How 和Why。学会记叙6大要素5W1H,对孩子日后写自己的故事会有很大帮助。 ![]() 07 Reader's Report Card (Non-Fiction) 对nonfiction书进行点评; 1. 兴趣指数 2. 改进空间,指出两点作者还可以写的更好的地方; 3. 内容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易懂 4. 是否为读者理解文本提供了恰当的视觉辅助,如图片、表格等 5. 写作方式是否有趣生动 ![]() 08Up,Up,and Away with Nonfiction 这本小册子设计成热气球的形状,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读Nonfiction书,就像一场新的旅行,认识新的人,有新的发现,学到有趣的新知识。 1. 写下书中你最喜欢的部分 2. 描述两个书中重要的地点 3. 问作者3个问题 4. 为该书想一个新题目和封面 5. 如果你是图书管理员,你会建议图书馆购买这本书吗?为什么? ![]() ![]() 09Read to Learn (Non-Fiction) 在美国CCSS大纲中有明确的教学要求的常见阅读策略练习,如: Main Idea 主题思想, cause and effect 因果关系, fact and opinion 区分事实和观点, Compare and Contrast 比较和对比...... ![]() ![]() 10 Ask the Expert(Non-Fiction) 翻翻书形式。 想象孩子作为专家,回答有关书内容的各种问题。最后一个空白页是留给孩子来提问和回答的。 ![]() 小童的爸爸妈妈们也不要着急,小麦同样找了一些初级的Reading Response Worksheet分享给大家,可以一并在文末下载哦(资源中的L1级别)! ![]() 初级版很多是单张纸的worksheet,最后可以装订成Reading Response Journal的形式,或直接粘贴到笔记本上,如图。 ![]() 四、Reading Response 如何用? 这里讲的是不太需要家长参与的情况,为老母亲们减少点心理负担和压力。 第一步,让孩子选择一本书:自己喜欢的、并在自己阅读能力范围内的书。有关阅读能力范围的界定,可以用蓝思或STAR测评,具体可参考文章《孩子的英文阅读程度你真的有数吗?我带女儿做了一项标准化测评》 第二步,让孩子浏览Reading Response手册,了解在阅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内容。如果孩子程度够,可以自己选择Reading Response模板,并鼓励他们针对不同的书目选择合适的模板。 对于刚刚自主阅读和写作的孩子,推荐使用框架非常清晰,问题比较直接和简单的模板; 而对于有一定水平和能力的孩子,可选择开放性问题比较多的模板,给孩子更多的表达和思维空间。 第三步,读书、做Reading Response。手册可以边读边做,也可以读完再做。 第四步,展示或讨论。如果孩子愿意,欢迎他们把Reading Response手册读给家长或朋友听,或者是根据手册记录复述书本内容。 能力强的家长,还可自行加戏。比如参照下图上的问题,和孩子进行讨论。 ![]() 建议同时使用Reading Log,记录阅读书目和数量。老母亲们还可以根据情况给与奖励,比如读完10本书并完成Reading Response,获得一次单独和妈妈看电影的机会等等。 小麦特意帮大家搜集了几款Reading Log模板,这些都在文末资源包里。 配套AR阅读系统的 ↓↓ ![]() 适合启蒙初期小童的或者单纯用来计数的,涂色就好。↓↓ ![]() ![]() 常规版本↓↓ ![]() 最重要的事项放后面—— 老母亲们注意了! 兴趣为先,不要吹毛求疵,拿过来先挑语法毛病、拼写问题,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让孩子失去兴致!能写就很好,能坚持是最好。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小麦收集汇总了20套实用的Reading Response模板以及几套Reading Log,可到公号后台下载,具体参见原文末尾(点击进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麦亲子英语”,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 作者,小麦,博士妈咪,家有小女。关注中美教育、儿童英语、亲子阅读、品格教育。以理性的思维,写细腻的文字。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这里没有套路、只有真诚;不灌鸡汤、只有干货。 也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yangxiaomai08,我们有一个温馨的英语学习微信群,等你加入~(暗号:花友入群) |
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作者保留权利
作者最新日志
作者热门日志
|